一、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2021年,全縣共布設15個地表水監測斷面,其中1個國控斷面(水車),1個省控斷面(白溪水庫),8個市控斷面(獨山、楊梅嶺水庫、黃壇水庫、雙水、屠岙胡、柘湖楊、田洋蘆、中堡溪)和5個縣控斷面(后洋村、下洋顧、趙郎場、鎮寧橋、海頭村),基本覆蓋了我縣重點湖庫、主要水系干流、支流。監測結果表明:全縣15個地表水監測斷面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Ⅰ~Ⅱ類水質 12處,占80%;Ⅲ類水質2處,占13.3%;Ⅳ類水質1處,占6.7%;Ⅴ類水質及劣Ⅴ類水質均為0處。15個斷面均滿足水環境功能水質目標要求(以下簡稱功能達標),功能達標率為100.0%,優良率為93.3%。
圖1-1 ?2021年地表水水質狀況統計圖
鳧溪水系水環境功能區目標類別為Ⅱ類,共2個監測斷面,分別為獨山和楊梅嶺水庫。2個監測斷面水質均符合水環境功能區水質目標要求,實測水質均為Ⅱ類,水質優良率為100%,總體水質為優。
白溪水系有7個監測斷面:白溪水庫、黃壇水庫、柘湖楊、水車、雙水、屠岙胡、趙郎場。2021年白溪水系的7個監測斷面均符合水環境功能區水質目標要求,該水系水質較好。其中白溪水庫的水環境功能區目標為Ⅰ類,實測水質Ⅰ類;黃壇水庫、柘胡楊斷面、趙郎場斷面的水環境功能區目標類別為Ⅱ類,實測水質Ⅱ類;水車斷面、雙水斷面斷面功能區目標類別為Ⅲ類,實測水質Ⅱ類;屠岙胡斷面功能區目標類別為Ⅲ類,實測水質Ⅲ類。
中堡溪水系水環境功能區目標類別為Ⅲ類,共1個監測斷面。中堡溪斷面實測水質為Ⅱ類,優于水環境功能區水質目標(Ⅲ類)要求。
清溪水系水環境功能區類別為Ⅱ類,共1個監測斷面。田洋蘆斷面實測水質為Ⅱ類,滿足水環境功能區水質目標(Ⅱ類)要求。
石門溪水系水環境功能區類別為Ⅲ類,共1個監測斷面。后洋村斷面實測水質為Ⅱ類,優于水環境功能區水質目標(Ⅲ類)要求。
顏公河水環境功能區目標類別為Ⅳ類,共1個監測斷面。下洋顧斷面實測水質Ⅳ類,符合水環境功能區水質目標(Ⅳ類)要求。
茶院溪水系水環境功能區目標類別為Ⅲ類,共1個監測斷面。鎮寧橋斷面實測水質為Ⅲ類,符合水環境功能區水質目標(Ⅲ類)要求。
西倉溪水系水環境功能區目標類別為Ⅲ類,共1個監測斷面。海頭村水環境功能區類別為Ⅱ類,優于水環境功能區水質目標(Ⅲ類)要求。
二、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
我縣的飲用水源地水質較好。白溪水庫、黃壇水庫、西溪水庫、力洋水庫、西林水庫的水質均達到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標準(Ⅲ類)的要求。
三、大氣環境質量狀況
2021年我縣環境空氣質量總體良好,寧海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有效天數總計為365天,其中Ⅰ級優秀153天,Ⅱ級良207天,Ⅲ級輕度污染5天,無Ⅳ級中度污染及以上天氣。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6%,與去年相比空氣質量優良率上升了4.9個百分點。
細顆粒物(PM2.5):細顆粒物的日平均濃度范圍為2~74μg/m3,年平均濃度為23μg/m3,和2020年持平,見圖3-1。按年平均二級濃度限值(35μg/m3)評價,年評價為達標。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數為53μg/m3,按24小時平均二級濃度限值(75μg/m3)評價,年評價為達標,日評價為全年無超標天數。
圖3-1 ?2021年與2020年PM2.5濃度同期對比圖
可吸入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的日平均濃度范圍為3~145μg/m3,年平均濃度為45μg/m3(注:扣除沙塵影響),比2020年上升4.7%,見圖3-2。按年平均二級濃度限值(70μg/m3)評價,年評價為達標。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數為102μg/m3,按24小時平均二級濃度限值(150μg/m3)評價,年評價為達標,日評價為全年無超標天數。
圖3-2 ?2021年與2020年PM10同期對比圖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濃度范圍為4~14μg/m3,年平均濃度為8μg/m3,和2020年持平,見圖3-3。按年平均二級濃度限值(60μg/m3)評價,年評價為達標。日均值第98百分位數為12μg/m3,按24小時平均二級濃度限值(150μg/m3)評價,年評價為達標,日評價為全年無超標天數。
圖3-3 ?2021年與2020年SO2同期對比圖
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的日平均濃度范圍為3~55μg/m3,年平均濃度為22μg/m3,和2020年持平,見圖3-4。按年平均二級濃度限值(40μg/m3)評價,年評價為達標。日均值第98百分位數為48μg/m3,按24小時平均二級濃度限值(80μg/m3)評價,年評價為達標,日評價為全年無超標天數。
圖3-4 ?2021年與2020年NO2同期對比圖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的日平均濃度范圍為0.2~1.0mg/m3,年平均濃度為0.5mg/m3,比2020年下降16.7%,見圖3-5。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數為0.8mg/m3,按24小時平均二級濃度限值(4mg/m3)評價,年評價為達標,日評價為全年無超標天數。
圖3-5 ?2021年與2020年CO同期對比圖
臭氧(O3):臭氧的日最大8小時平均的濃度范圍為18~182μg/m3,年平均濃度為91μg/m3,比2020年下降6.2%,見圖3-6。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第90百分位數為132μg/m3,按照日最大8小時平均二級濃度限值(160μg/m3)評價,年評價為達標,日評價為全年超標5天,超標率1.4%。
圖3-6 ?2021年與2020年O3同期對比圖
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021年我縣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14,比2020年上升0.03,見圖3-7。各項污染分指數按大小排列依次為O3 (0.82)> PM2.5 (0.71)>PM10(0.68) >NO2(0.60) >CO(0.20)>SO2(0.13)。因此,影響我縣大氣的主要污染物是O3 (占26.1%),其次依次為PM2.5、PM10和NO2,CO和SO2單項指數較低。
圖3-7 ?2021年與2020年綜合指數同期對比圖
各個鄉鎮(街道)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數據:2021年,寧海縣18個鄉鎮(街道)的PM2.5年均濃度均達標(《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中的二級年均濃度限值為35微克/立方米),濃度最低為深甽鎮,濃度值為15微克/立方米;濃度最高為大佳何鎮和桃源街道,濃度值均為25微克/立方米。
表3-1 ?2021年各個鄉鎮(街道)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表
序號 | 各鄉鎮(街道) | 2021年PM2.5均值 (微克/立方米) | 2021年 鄉鎮(街道)排名 |
1 | 深甽鎮 | 15 | 1 |
2 | 胡陳鄉 | 17 | 2 |
3 | 一市鎮 | 17 | 2 |
4 | 長街鎮 | 17 | 2 |
5 | 越溪鄉 | 18 | 5 |
6 | 桑洲鎮 | 18 | 5 |
7 | 黃壇鎮 | 19 | 7 |
8 | 茶院鄉 | 19 | 7 |
9 | 岔路鎮 | 20 | 9 |
10 | 梅林街道 | 20 | 9 |
11 | 力洋鎮 | 21 | 11 |
12 | 前童鎮 | 21 | 11 |
13 | 西店鎮 | 22 | 13 |
14 | 強蛟鎮 | 22 | 13 |
15 | 橋頭胡街道 | 23 | 15 |
16 | 躍龍街道 | 23 | 15 |
17 | 大佳何鎮 | 25 | 17 |
18 | 桃源街道 | 25 | 17 |
酸雨:2021年我縣全年降水pH最小值為4.31,最大值為6.65,年均值為5.32,屬于輕酸雨區。與上年(pH為5.16)相比,年均值升高了0.16,酸雨污染程度有所改善。酸雨發生頻率為58.2%,比2020年(51.2%)有所上升。
圖3-8 ?2021年與2020年單次降水pH頻率對比圖
降塵:降塵的月均濃度范圍為1.4~3.2 t/km2·30d,均達到省定標準,達標率100%,年均值為2.2t/km2·30d,低于《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浙江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浙政發[2018]中對降塵量的要求(5.0 t/km2·30d),比2020年有所上升,具體見圖3-9。
圖3-9 ?2021年降塵月均變化圖
四、城市聲環境質量狀況
2021年寧海縣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值為55.0分貝,較2020年上升了0.7分貝,屬較好。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值為66.5分貝,較2020年上升了0.7分貝,屬好。城區共有9個噪聲功能區(2個1類區,3個2類區,2個3類區,2個4a類區),除1個4a類區四季度夜間噪聲有超標外,其余8個區域晝、夜間噪聲均達標。
五、生態環境質量
2020年,在遙感解譯、統計數據分析基礎上,對生物豐度、植被覆蓋、水網密度、土地脅迫、污染負荷及環境限制等6個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2020年寧海縣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為84.9,級別為優,在寧波全大市排名第一。
六、結論
1、2021年我縣環境質量總體較好,但局部地區污染依然存在。
2、地表水水質狀況良好,水質功能達標率為100.0%,優良率為93.3%。
3、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良好,均能達到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標準。
4、環境空氣質量較好,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6%。降水酸性程度略有下降,酸雨污染程度有所改善,屬輕酸雨區。酸雨發生頻率有所上升,
5、區域環境噪聲比2020年略有上升,道路交通噪聲比2020年略有上升,功能區噪聲除1個4a類區四季度夜間噪聲略有超標外,其余8個均達標。聲環境質量相對穩定。
6、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較好,狀況級別為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