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浙江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及《寧波市推動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文件要求,我局進一步優化措施,注重實效,確保相關工作落地見效,相關情況如下:
一、支持個體工商戶升級為企業
截至目前,寧海縣個體工商戶數量已達7.4萬戶。2023年,寧海縣個體工商戶納稅總額高達5.12億元,均位列全市第三。2024年,我局將繼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個體經濟活力和創造力,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我縣對個體工商戶進行分型分類,具體包括“生存型”(51195戶)、“成長型”(18324戶)和“發展型”(3008戶)。在“名特優新”培育工作中,有29戶入選省級培育庫,94戶入選市級培育庫,63戶入選縣級培育庫。此外,還評選出省級“先進個體戶”1戶(即“寧海雙榧家庭農場”),縣級“最美個體勞動者”20戶,其中長壽糕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何旭泓還被評為“最美浙江人一最美個體勞動者”。
縣市場監管局按照“主體自愿、市場主導、政府推動”原則,將“個轉企”作為民營經濟提升業態、提高市場主體競爭力、增強發展活力的重要抓手,通過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個轉企”的優勢以及便捷準入服務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提高社會對“個轉企”認知度和關注度。積極開展“個轉企”培育,按照“實施一批、帶動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建立“個轉企”培育庫。今年以來,已順利完成個轉企88戶。
二、嚴格實行“非禁即入”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相關規定,從未超越法律界限設置不合理條件,限制經營主體平等準入、跨區域遷移;從未違規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增設不合理審批條件。截至5月底,寧海縣在冊市場主體數據達10.5萬戶,新設市場主體1103戶。
聚焦規范化,推動審批服務提質增效。根據清廉市監系統行風建設的要求,行政審批科以落實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范為契機,持續加強服務窗口的制度建設和規范化建設,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完善監督機制。一是制定并出臺《寧??h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員標準化服務規范》,為窗口工作人員提供了涉及儀容、儀表、用語、咨詢及審批辦事流程等方面的全方位行為規范,為辦事群眾提供更加優質溫馨的服務體驗。二是積極開展“微笑服務,有禮窗口”專項活動,以“一張笑臉、一套服務、一種模式、一項制度”為主要內容,著力打造業務能力強、服務有溫度的群眾滿意的窗口服務,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三是在經營主體準入準營退出的全生命周期中,推行標準辦、就近辦、免費辦、跨省辦、便捷辦的“五辦”模式,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營造規范便捷的市場環境。
打造標準化,切實提升群眾辦事滿意度。行政審批科嚴格落實《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寧波市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全省通辦”實施方案的通知》,對相關事項的辦理情形、申請材料、審查要點、辦理時限、材料模板等進行全面規范和統一標準,從而實現同一事項在全區各地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為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寧??h市監局借助數字化手段在全省率先開展VR可視化“云指導”,實行餐飲服務標準化許可模式,給餐飲從業單位提供身臨其境的業務指導,現場審查合格率提升至80%。此外,在餐飲、食品銷售、民宿、露營等10個常辦行業試點推行一個行業一套指南,實現了個性問題的精準解答和點單式標準化的審批服務。
實現便利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深入貫徹落實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行政審批科全力推動審批事項“規范、精簡、提速”,優化工作流程,著力提升工作質效。一是全面實現全流程網辦,跑出審批加速度。通過強化數據共享、在線身份認證、電子印章、電子證照、電子檔案等技術支撐,實現辦事群眾無需提交紙質材料,無需到線下大廳即可辦理“全流程網辦”事項。截至目前,寧海縣個體工商戶注冊的全流程網辦率已達到100%,位列寧波市第一,實現了營業執照“立等立取”;二是創新開展“一鍵約、一鏈通”的全鏈條服務,助力企業開辦無憂。針對常態化流程辦理有困難的登記、重點項目、招商引資項目及其他緊急疑難事項等內容,通過組建助企團隊、設置服務專窗、推行會商機制、建立協同機制、提供應急服務等舉措,為經營主體提供“全程指導、問題協調、快速審批”的全天候便利化登記服務;三是建立“一站式”高質量發展“1357”服務體系,促進企業穩定發展。為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已開展“政企面對面·市監有約”活動5期,組團走進新生代企業聯誼會、生物產業園、長街、大佳何、西店等地區,面對面聽取300余家企業負責人意見建議,實施清單化精準幫扶,解決問題180余個,幫助20余家企業成功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