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原文
點擊查看一、起草背景
因工程施工開挖土石料大多數屬量小、點多、面廣,管理工作量大,且受市場需求的影響,工程施工開挖出來的土石料是否有價值較難判斷,導致長期以來未將工程性開采納入采礦權設置的規范管理范圍。為進一步加強不設采礦權的建設工程施工開挖產生的砂石土的監督管理,進一步明確職責,細化處置管理流程措施,出臺本實施辦法。
二、起草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
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3.《自然資源部關于規范和完善砂石開采管理的通知》;
4.《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工程建設項目動用砂石土管理的通知》。
三、起草過程
1.2022年起,開展調研起草工作;
2.2024年3月,經征求多方意見形成意見征求稿;
3.2024年3月12日至4月12日,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
4.2024年5月,書面形式征求有關單位和各相關鄉鎮(街道)的意見;
5.2024年6月6日,通過縣司法局合法性審查;
6.2024年6月14日,經縣政府第6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四、主要內容
《實施辦法》從明確不設采礦權工程施工開挖范圍、多余砂石土的處置單位、施工開挖砂石土的審查程序、多余砂石土處置處置流程與收益的分配等方面進行細化,進一步完善適合我縣實際的可操作性舉措,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明確不設采礦權工程施工開挖范圍。不設采礦權的建設工程項目,是指經依法批準設立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線性工程等建設項目,以及已取得立項批準文件的隧道或其他線性工程、地下空間工程建設項目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在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批準的建設項目用地(不含臨時用地)范圍內或地下空間、地質災害治理范圍內,按照經批準的施工設計方案開挖砂石土,不需辦理采礦許可證。
上述工程施工開挖砂石土是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挖施工以工程項目建設為主要目的,嚴禁以項目為名,規避礦山設置審批程序,行開采之實。
(二)明確多余砂石土的處置單位。由項目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開發區管委會作為處置單位進行管理和處置工程施工建設自用后多余的砂石土。項目涉及多個鄉鎮(街道)的,經建設項目主管部門申請,由縣政府指定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開發區管委會作為處置單位進行管理和處置。對縣屬國有企業投資建設的項目,自用后確有多余的砂石土資源可由處置單位委托縣屬國有企業代為管理和處置。
(三)明確工程施工開挖砂石土的審查程序。項目實施前,建設單位要認真編制工程項目施工開挖與砂石土資源使用方案,明確開挖的砂石土總量、本工程自用量和多余量,并向處置單位提出砂石土資源開挖申請。處置單位接到申報后,應會同建設項目主管部門進行實地踏勘,加強對工程施工開挖砂石土的“三量”審核,填寫《寧??h建設工程施工開挖砂石土資源申報審查表》。建設項目主管部門應當牽頭組織縣發改、財政、資規、水利、應急、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進行集體會審,可視情組織實地聯合踏勘。
(四)明確多余砂石土處置收益的分配。多余砂石土的管理與處置需要處置單位投入較多的精力與人力,因此必須充分調動處置單位的積極性,主要以處置收益分配來調節。多余砂石土處置收益均納入縣財政統一管理,處置收益地方留成部分由縣財政與處置單位按3∶7比例分配。
(五)明確多余砂石土的處置流程。公開處置前,處置單位須委托有資質的中介評估機構對多余砂石土進行價值評估,確定招拍掛底價。招拍掛底價確定后,處置單位填報《寧??h國有資產(工程性砂石土資源)處置申報審批表》,經資規、財政等部門審核后方可進行處置,處置多余砂石土方量在2萬立方米及以上的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審批同意。
五、關鍵詞解釋
(一)建設工程施工開挖產生的砂石土:是指因工程項目建設的需要而施工開挖產生的由砂、石、土等松散顆粒物質組成的堆積物。
建設工程施工開挖產生的砂石土性質、價值因其組成成分、顆粒大小、含水量等不同而有所差異,有的以砂卵石為主、有的以碎石為主,在工程中常用于填筑、路基、混凝土骨料等;有的以粘性土為主,主要可用于綠化種植土、場地填筑等。
(二)線性工程:是指在地表或地下沿一定方向延伸的工程設施,通常具有較長的線性特征。這類工程的特點是跨越范圍廣、地形復雜,且可能涉及多種地質條件和環境問題。常見的線性工程包括:
????1.道路工程:如高速公路、鐵路、城市道路等。
????2.管道工程:如輸油管道、天然氣管道、輸水管道等。
????3.輸電線路:如高壓輸電線路、電纜隧道等。
????4.河道工程:如排水渠等。????
(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指為防止或減輕地質災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的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六、關于適用范圍和施行時間的說明
適用范圍:寧海縣行政區域內,各類工程建設施工開挖產生的砂石土處置管理
施行時間:自2025年2月23日起
七、解讀機關和解讀人
解讀機關:寧??h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聯系電話:0574-59976855
解讀人:陳建軍